3月9日,經典棒球賽讓許多台灣人都心碎了。在辛苦又不知辛苦的意義的生活裡,渴望有台灣之光可以榮耀一下自己的小確幸也落空了,更顯得悲哀,甚至因此悲憤。
同樣3月9日的145年前,28歲的加拿大人馬偕來到淡水,行醫與傳福音近30年直到喉癌去世。馬偕免費醫療、教導民眾公共衛生,並輸入許多蔬菜種子給農民種植。此外,募款協助成立許多教會與臺灣第一所西式學堂-理學堂大書院(1882年),有許多作為成了現在真理大學(1950年/臺灣第一所私立大專院校 - 淡江英語專科學校)、馬偕醫學院(1879年/臺灣第一所西醫院 - 滬尾偕醫館)、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、台灣神學院、淡江中學、純德女中(1884年/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 - 淡水女學堂)等的前身。
馬偕是外國人,但他是真正的台灣之光,真正的榮耀,照亮也溫暖了台灣好幾個世代並持續著。馬偕給台灣的不是一時的小確幸而是永恆的祝福,這樣的生命樣式才是真正的經典!
理學堂大書院 - 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 新增了一段影片:馬偕博士登陸145週年。
【馬偕博士登陸145週年】
「政經看民視」特別製作了一集與馬偕精神有關的專輯。
台灣神學院的鄭仰恩教授及「馬偕的最後住家」作曲者鄭智仁先生受邀出席分享。
「政經看民視」特別製作了一集與馬偕精神有關的專輯。
台灣神學院的鄭仰恩教授及「馬偕的最後住家」作曲者鄭智仁先生受邀出席分享。
影片出自:
2017.03.08【政經看民視】
2017.03.08【政經看民視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