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告者:林文勇
時間:2008/05/30
「人」是哲學永恆的主題,是哲學的起點也是哲學的目標:以人的認識為起點,探求在這個已然如此的世界裡「我可以認識什麼」、「我應該做什麼」及「我可以盼望什麼」。我們已然是人,對人的概念有所掌握而有所理解,自古也有很多對人的「定義」,然而為何我們還是無法滿足對「什麼是人」這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的種種答案?當前文化下的種種災難及不幸,在在質疑著我們對「人,我們自己」的了解,不然我們不會那麼不知道如何好好做「人」及對待其他「人」。
本文將最根本地從人的最初階段——胎兒,探討「何謂人」的問題,其中亦會發現伴隨著無知或誤解於「人」的概念的種種災難。雖以「論胎兒的存有地位與墮胎之惡」為名,藉著根本地探討「何謂人」——人在宇宙中的地位,對所有因人而有的問題都有了根本上的解析,當然也包含了人為的生態災難。
第一部分從「何謂定義」來區別人的認識能力與證明能力,以探討人論「何謂人」的可能;第二部分探討「對人──自我──的理解」及其理解的限制;第三部分是建基在所論證的基礎上──「人,對人有所知有所不知」上,進入「胎兒是否為人」的爭論;第四部分是「胎兒是『怎麼來的』」的探討,說明父母只是胎兒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要條件;第五部分從案例式的探討能否墮胎的可能性,進入墮胎主義背後的意識形態,並論Peter Singer的人論,而那些反對胎兒存在地位的說詞,反過來威脅到成人裡的弱勢,進而論證從苦痛感知、理性及自我意識出發的生命基礎並不足以保障人的生命地位;第六部分論及「人的價值與胎兒的存有地位」必須建立在人的「超自然性」上,連結於一種絕對的道德,一種絕對、必然及永恆的世界,不然,不僅人對於其他物種無根本上的差異而得到尊敬,人跟人之間也一視同仁地「一視同『物』」而不具有特別的價值;第七部分,結論……。
此次報告乃嘗試性地論述此篇文章可能的涵意,期盼大家一起來讀這篇文章,並一起討論及分享「何謂人」。盼能將疑惑集結再進一步找老師解惑。
[1] 柯志明,《獨者》,第14期,2008。
「人」是哲學永恆的主題,是哲學的起點也是哲學的目標:以人的認識為起點,探求在這個已然如此的世界裡「我可以認識什麼」、「我應該做什麼」及「我可以盼望什麼」。我們已然是人,對人的概念有所掌握而有所理解,自古也有很多對人的「定義」,然而為何我們還是無法滿足對「什麼是人」這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的種種答案?當前文化下的種種災難及不幸,在在質疑著我們對「人,我們自己」的了解,不然我們不會那麼不知道如何好好做「人」及對待其他「人」。
本文將最根本地從人的最初階段——胎兒,探討「何謂人」的問題,其中亦會發現伴隨著無知或誤解於「人」的概念的種種災難。雖以「論胎兒的存有地位與墮胎之惡」為名,藉著根本地探討「何謂人」——人在宇宙中的地位,對所有因人而有的問題都有了根本上的解析,當然也包含了人為的生態災難。
第一部分從「何謂定義」來區別人的認識能力與證明能力,以探討人論「何謂人」的可能;第二部分探討「對人──自我──的理解」及其理解的限制;第三部分是建基在所論證的基礎上──「人,對人有所知有所不知」上,進入「胎兒是否為人」的爭論;第四部分是「胎兒是『怎麼來的』」的探討,說明父母只是胎兒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要條件;第五部分從案例式的探討能否墮胎的可能性,進入墮胎主義背後的意識形態,並論Peter Singer的人論,而那些反對胎兒存在地位的說詞,反過來威脅到成人裡的弱勢,進而論證從苦痛感知、理性及自我意識出發的生命基礎並不足以保障人的生命地位;第六部分論及「人的價值與胎兒的存有地位」必須建立在人的「超自然性」上,連結於一種絕對的道德,一種絕對、必然及永恆的世界,不然,不僅人對於其他物種無根本上的差異而得到尊敬,人跟人之間也一視同仁地「一視同『物』」而不具有特別的價值;第七部分,結論……。
此次報告乃嘗試性地論述此篇文章可能的涵意,期盼大家一起來讀這篇文章,並一起討論及分享「何謂人」。盼能將疑惑集結再進一步找老師解惑。
[1] 柯志明,《獨者》,第14期,2008。